刑事辩护
当前位置:主页 > 客户案例 > 刑事辩护 >

交巡警例行检查 同时收到诈骗短信

发布人:重庆律师吧     发布时间:2017-03-01 22:40:32

一条短信牵出特大电信诈骗团伙 35名团伙成员落网


去年6月,巴南区八公里路旁,交巡警正对过往车辆开展交通例行检查时,所有人的手机同时收到一条内容一致的短信——而在这条短信背后,竟隐藏着一个特大电信诈骗团伙...... 
3月1日,巴南区公安分局通报,历时半年多,巴南警方成功破获一起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案件,一举捣毁了一个活跃于桂、黔、渝、粤等九个省市的诈骗团伙,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35人。
 
\

\

巡逻民警同时收到诈骗短信


去年6月30日,巴南区交巡警李家沱大队大队长聂峰带领民警在八公里巡逻,当他们对一辆小轿车开展例行检查。正当靠近车时,几位民警同时收到一条银行发来的短信,其大概内容为:“您已成为我行的优质客户,您的信用额度可提升至50000元,另有积分兑换好礼,请拨打客服电话xx”。
 
\
 
民警立即反应过来:这是一条诈骗短信!同一时刻怎么都收到诈骗短信呢?民警立即对这辆车产生了怀疑,当即对这辆车进行仔细检查,并在车上发现四台发送诈骗短信的伪基站机器,但是车上男子乔某和姚某异常狡猾,这四台设备已经被嫌疑人断电。随后,民警立即将两人控制,并进一步开展调查。 
 
 

牵出全国伪基站诈骗团伙

 
乔某、姚某交代,他们都是“背包客”。所谓“背包客”,就是将伪基站藏在车中各个隐蔽的位置,然后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转圈,不停地发送各类诈骗信息的人。“伪基站辐射的范围在方圆五公里以内。”乔某说,“背包客”只是最底层人员,他们受雇于一名叫谭某的“上家”。

 根据涉案人员交代,民警将“上家”谭某抓获。经审讯,谭某将整个犯罪过程全盘托出,并供出一个外号叫“三哥”的上家,这个人就是整个诈骗团伙的“老板”李某。
 
民警进一步调查得知,李某是福建安溪人,今年35岁,他组织了一个以亲戚、老乡为核心的诈骗团伙,团伙成员多达60多人,在广西、贵州、重庆、广东等九个省市,利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冒充银行客服实施作案。

 

九省市收网抓获35名团伙成员


去年12月27日,专案组在九个省市同时收网,对上、下线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抓捕,捣毁数个窝点。共抓捕35名诈骗团伙成员,其中犯罪团伙头目的“老板”李某在广州落网。
 
民警在李某的别墅中搜出了十余万现金,银行卡十余张,总共冻结资产七十余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谭某等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办案民警详解作案手段


负责办理此案的巴南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郭峰向媒体记者介绍该电信诈骗团伙的作案手段。

该团伙以每小时500-800元的高价,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下线,重庆的谭某就是其中一个小头目,他再将乔某、姚某发展为“背包客”,李某每天给谭某每天转款5000-8000元,用于支付背包客的工资。如果效果好,受害者打来的电话多,李某每天还会奖励一两千元。

为了逃避打击,这些“背包客”可谓费尽心机,他们将伪基站机器藏在后备箱、发动机等隐蔽处。办案民警在四川查获一辆“背包客”的车,民警找了两天都没找到伪基站机器,后来请了汽车维修工将手套箱拆开,才找到伪基站机器。

受害人收到伪基站发送的短信后,一旦拨打了短信中提供的电话号码,受害人会听到一个类似于银行语音服务系统,转接人工服务后就会直接呼叫转移到诈骗团伙中的“接线员”手上。“接线员”的任务就是伪装银行客服,套出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私隐信息,将其发送给同伙,由他们将银行卡信息绑定在对应的银行APP上,再派“车手”到银行进行无卡取款。

整个犯罪团伙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反侦察意识也特别强,每一个阶段的人,如背包客、接线员、绑定APP的人、车手互相都不认识,仅通过网络联络,并且都是四处流窜作案,办案难度大。据警方调查,该诈骗团伙最多的一天诈骗70多万元,光是重庆,就有上百人受骗。
 
 
重庆律师吧提示:遇到此类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1.不要轻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即使对好友号码发来的短信,也要认真鉴别。在任何信息中看到陌生网址都不要随意点击,因为这些钓鱼网址与官方网站很像,用户很难分辨真假;
 
2.建议用户从官方的应用商店安装手机杀毒软件,不仅可以拦截各类诈骗短信、识别伪基站发来的信息,还能在扫描安装发现病毒APP时作出预警,避免受骗产生财产损失。同时要注意安装软件时尽可能不安装捆绑软件。或者直接关闭手机中“允许安装未知来源应用”的选项,一劳永逸;
 
3.如果手机信号很好却不能正常拨打电话,那么该手机很有可能接入了伪基站,建议尽可能等一段时间再拨打。不要随便打开短信中的网址链接,以防被诱入钓鱼网站;
 
4.同时要注意保护姓名、电话、银行卡号等个人重要信息,不要轻易透露给他人,也不要在不熟悉的网站上录入,更不要把手机上收到的验证码透露给对方,以免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